「你們怎麼會認識?」一位身材苗條高挑,穿著黑色蕾絲透膚長裙的工作人員,看著一對藏家男女。「喔!有一次在蘇富比拍賣會現場,我代表爸爸參加,剛好她就坐在我旁邊,我內心想:天哪!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女人!轉頭硬是想了個話題,問她她的項鍊也是拍賣來的嗎?她轉頭然後跟我說那是她自己設計的,我就決定要娶她了!」男子說道,旁邊女子快速插了嘴「但他還沒娶我!所以有其它男人更可愛都可以讓他們來找我!」他們大笑了一會兒,旁邊有個小孩剛上樓梯,直直衝向工作人員,跌倒在她腳邊,大家嚇了一跳外,女人又急道「Oh God 他好可愛,我就先跟他走囉!」牽起小孩的手就向小孩媽媽走去,大家又大笑了一會兒。
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,幼年家庭生活壓抑且動盪,母親情緒不穩定,經常對她進行精神虐待。草間自幼便開始出現幻覺,經常看到波點和網格無限重複的場景,這些奇特的幻象深深影響了她的創作思維。雖然家族強烈反對她從事藝術,但草間堅持以畫筆記錄自己的幻覺。20多歲時,她在東京首次展出作品,以波點和網狀圖案描繪人形和自然景觀,這些作品已經顯現出她未來創作的核心特徵。
草間於1958年獨自前往紐約,這一決定徹底改變了她的創作生涯。在紐約,她的波點藝術風格吸引了當地藝術圈的注意,並且開始與Pop Art 和 Surrealism 產生交集。草間深受美國文化影響,並在藝術創作中大量使用軟雕塑和波點來象徵個體的自我消融。1965年,她創作了首個“Infinity Mirror Room”,將她的幻覺具象化,創造出無限延伸的空間效果。這些作品不僅僅是視覺的呈現,更是對她內心焦慮的探索。草間在這一時期亦展開了以身體為媒介的行為藝術,經常在城市中進行抗議活動,試圖通過波點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與對個體自我的探討。
1973年,草間返回日本並選擇住進精神療養院,這裡成為她後來創作的根據地。在療養院旁邊的工作室中,草間繼續創作,並將藝術視為她與幻覺共處的療癒手段。她在這段時期開始大量創作以南瓜為主題的作品,南瓜成為她童年記憶與內心的寄託象徵。她的作品逐漸轉向內省,且色彩使用更加鮮明。通過波點、南瓜等圖案,她努力將自己對無限、孤獨、精神疾病的理解具象化,這些作品不僅是個人療癒的途徑,也反映了她對自我與宇宙的關係的哲學思考。
1990年代後期,草間的作品在歐美逐漸受到廣泛重視,國際藝術界也對她產生濃厚的興趣。隨著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舉辦草間的個展,她成為了一位在全球範圍內享有盛譽的藝術家。她的“Infinity Mirror Rooms”系列、“Pumpkin Sculptures”以及波點覆蓋的裝置藝術進一步強化了她在現代藝術界的影響力,這些作品強調了無限重複的視覺效果,讓觀眾沉浸於無限與存在的思索中。如今草間彌生依舊以高齡活躍於藝術創作中,持續創造著色彩鮮豔、充滿幻想的裝置藝術,並成為了當代藝術不可或缺的符號。她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衝擊,更是她與精神障礙鬥爭的見證。
- N1 7RW
- 25 September–2 November 2024
2024